close

在博客來網站上的專欄看到一段話:

「睡意與詩意都是不能在意之事。一旦在意睡意你就失眠,一旦在意詩意你就失去。」-鯨向海 (註)

我不禁思考起我自己的情況,關於我不再寫詩的情況。

 

上次寫詩大約是一兩個月前的事,聽起來不是很遙遠,但以量來說,去年跟今年加起來屈指可數。這個事實令我恐慌,認為自己失去了某種創作的能力。我回想著自己生活、心境的轉變,的確這份失去與某些事情的發生時間有相關性,但我又無法對此結論提出什麼具體的論述。

具體的論述嘛......也許這也是一個原因。
曾經有一名作家好友李達達跟我說,我的文字之間具有跳躍的空隙,這份空隙就是讓我寫的字之所以為詩。大概語意是這樣,原句突然之間找不著了。這也已經是至少三年前的往事了呢,只不過一直留存在我心中,也許正是這句話讓當時的我認為,自己可以永遠愛著詩、永遠愛著寫詩的自己吧。

 

只可惜人們以為的永遠,通常非常短暫。

 

我大概是失去了文字的空隙。原因也許出在我的第一份工作是行政人員,總是縝密地思考每一個句子、每個字代表的意義,我記得最一開始的時候寫公文真的是最最痛苦的事情,有別於求學時代寫作文的成就感,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無法掌控文字,以前文字只為我的感性服務,或者說,與我的感性共舞;現在拿來作為理性的工具之後,似乎再也無法騰出空間給詩意了。我時常掛念著沒寫詩這件事,但是也並沒有逼迫自己下筆,總覺得這麼做就會真正失去了,畢竟就以前的書寫經驗來說,我一直都是一揮而就、少有回頭修改地進行,打開文件十分鐘內就會完成,在寫之前不知道如何結尾,文字卻串聯起每個當下、收束未來,現在回想起來總覺得是挺奢侈幸福的一件事呢。

 

一直沒等到詩來找我,不想離得太遠的我,拿了以前寫的詩和朋友一起創作歌曲。歌曲尚未完成,但已經有了雛型,看著這份創作的成長,感到了一絲絲欣慰。
回頭一直是我的習慣,但也許在寫詩這件事情上,我需要的是更多往前看的目光。

 

--

註:https://okapi.books.com.tw/article/894

鯨向海真的是我很喜歡的詩人呀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門口請留通道 的頭像
    門口請留通道

    門口請留通道

    門口請留通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